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是婴儿期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好发于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由增生的血管内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好发于头颈部,大部分患儿在5~7岁时肿瘤可自行消退。
流行病学
发病率:约占新生儿的1%~2%。
好发人群:好发于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低体重儿、母亲孕前服用避孕药者、母亲妊高症者也易患此病。
疾病类型
表层毛细血管瘤
又称新生儿斑痣,淡蓝色或红色的表皮变色,出生时即存在,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长大,需要尽早治疗。
皮内毛细血管瘤
位于感觉神经分布的区域,出生后即存在,包括橙红色斑、葡萄酒色斑、星状血管瘤。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
又称幼年型毛细血管瘤,出生后不久出现,一般在1~4岁逐渐消退。
病因
毛细血管瘤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形成性疾病、胚胎发育异常、雌激素偏高有关。毛细血管瘤常好发于低体重婴儿、母亲有妊高症者、母亲孕前服用避孕药者。
基本病因
血管形成性疾病
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其增殖受到严格调控,当细胞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或内皮细胞本身生理、基因异常时,血管生长因子增高,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迅速增殖、血管过度增多。
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
胚胎期造血干细胞形成血管内皮祖细胞,如果与发育中的血管网脱落,在局部增殖形成内皮细胞条索及血管腔,相互吻合并进一步分化形成血管瘤。
雌激素的影响
雌激素是甾体激素,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结合后可促进其分裂和增殖,在临床上表现为形成血管瘤。
症状
毛细血管瘤表现为皮肤深红色斑块,轻度隆起,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指压肿瘤可褪色,轻度摩擦可引起出血。肿瘤累及眼睑时,可出现弱视和斜视。
典型症状
浅表毛细血管瘤:表现为淡红色或蓝色的表皮变色,常见于头皮、颈部或骶部,出生时就存在。
皮下毛细血管瘤:表现为易出血的丘疹,呈紫红或暗紫色,用手指压迫可褪色。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在出生后不久出现,肿瘤常高于皮肤,鲜红色,分叶,形状像草莓,好发于面、头皮和颈部,压迫无明显变化。
伴随症状
毛细血管瘤长在特殊部位如眼、咽喉时,可出现斜视、弱视、吞咽困难等症状。
就医
当发现身体有不明原因的皮肤红色斑块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及早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诊断依据
通过皮损形态如皮肤红色斑块,表面有小凹陷或或与皮肤平齐,边界清楚,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手指离去后颜色恢复,瘤体穿刺有血液可明确诊断。
预后
毛细血管瘤为良性肿瘤,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可自行消退,预后良好。
后遗症
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部分患者手术后可能留有疤痕。
并发症
出现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损害。
影响四肢的功能。
血管瘤累及颈椎,可发生神经根压迫症状,如疼痛、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等。
日常
毛细血管瘤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做好肿瘤部位的皮肤护理。毛细血管瘤的预防在于去除各种诱因,孕期做好检查,不要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控制好孕期的血压。
家庭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术后注意伤口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对于暴露在身体外部尤其是四肢的血管瘤患者,应当避免摩擦和硬物刺激。
术后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出血。
药物治疗者应按时按量服药。
日常生活管理
饮食:没有特殊要求,给予适合婴幼儿的饮食即可。
生活方式:注意婴儿的皮肤卫生,父母应多给孩子洗澡。
情绪心理:父母注意小儿的心理疏导,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日常病情监测
毛细血管瘤患者每年定期复查,检测肿瘤是否增大即可。
特殊注意事项
如果是合并糖尿病的毛细血管瘤的患者,注意控制血糖,避免术后伤口不愈合。
预防
孕妇要避免和及时控制妊娠高血压。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薄嫩,而毛细血管就在薄薄的皮肤下面,所以孩子所穿的衣服一定要是纯棉的,化纤的衣服会刺激皮肤,摩擦力太大会把毛细血管弄破,容易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