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
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1∶4。
病因:
血管瘤的病因和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形成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血管形成因子与血管形成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细胞外基质和蛋白酶表达变化、以及某些致病基因的突变或抑癌基因的失活,引起局部微环境的变化和内皮细胞异常转化,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异常。
有研究显示,母亲长期接触皮革、塑料、 油漆涂料等有害物质,以及日常接触化肥农药是婴幼儿血管瘤的危险因素。成年人血管瘤的诱发因素目前仍不明确。
临床表现:
1.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损害为大小不等之紫红、暗红或青红色结节或斑块,质软,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面呈半球形或分叶状,压之体积可缩小。多为单发。组织病理示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扩大成不规则的空腔,腔内充满血液。血管外膜细胞增生。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3.蔓状血管瘤
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症状:
良性血管瘤(如婴幼儿血管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颜色、形态的改变。较表浅的良性血管瘤可表现为皮肤充血性斑片,部位较深的血管瘤皮肤可呈浅蓝色,或仅仅表现为皮肤隆起。
交界性或恶性血管瘤皮肤损害常表现为界限不清的紫色或红色斑块,较表浅的交界性或恶性血管瘤常导致皮肤"‘皮革样硬结化”改变,皮温升高,出现紫癜或瘀斑,常伴有疼痛。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血管瘤一般不难诊断。穿刺瘤体对诊断很有帮助,如抽出血液,可初步诊断血管瘤。
治疗:
部分良性血管瘤患者可自行消退,但其自然病程消退时间相对不确定,且常会残留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或疤痕;现有的治疗方法可使大部分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预后:
交界性血管瘤在出现复发或转移后可再次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恶性血管瘤在出现复发或转移后预后不佳,预期生存在6~12个月左右。
良性血管瘤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部分血管瘤可自行减退消失,但常会遗留瘢痕影响外观,若经过综合治疗后,可以取得效果,对外观影响非常小。
交界性血管瘤及恶性血管瘤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若出现复发和转移后可以再次治疗。
护理:
避免搔刮、挤压血管瘤以免残留瘢痕、导致破溃甚至感染;
应当营造舒适的家庭环境,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
对于发生于颜面部的血管瘤患者,应当避免增加血管瘤对于患者容貌影响的心理暗示。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着,避免摩擦表浅部位的血管瘤。
定期观测血管瘤皮肤、大小情况变化,用药期间注意观测皮肤温度、血管瘤色泽。并且应当定期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若血管瘤发生溃疡、感染、出血或迅速增殖,应及时就医。
预防:
备孕及怀孕期间应避免接触皮革、塑料、油漆涂料、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