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8:30-17:00
联系电话:17576075998
联系邮箱:61575952@qq.com
首页 机构介绍 研究团队 科研成果 交通指南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主页 > 研究领域 >

    胎记

    胎记(birthmarks),是皮肤组织在发育时异常增生,在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的异常。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几个月后甚至成年后才慢慢出现。有些胎记只出现在皮肤表面,有些则长入皮肤较深的位置。
     
    胎记多见于小儿的背部、骶骨部、臀部,少见于四肢。可出现于头部、面部,形态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也各有差异,可呈黄色、棕色、棕褐色、青色、黑色、白色、红色或紫色。
     
    常见的胎记包括鲑鱼斑、蒙古斑、咖啡斑、太田痣、色素痣(黑素细胞痣)、皮脂腺痣、鲜红斑痣(葡萄酒色斑)、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流行病学
     
    蒙古斑
     
    发病率有种族差异。80%亚洲人、70%西班牙人、近10%白色人种有蒙古斑,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异。蒙古斑常在出生时出现,但也可在出生后几周内出现。
     
    咖啡斑
     
    在10%~20%的健康儿童中,可发现单一的咖啡斑。随着年龄的增长,咖啡斑显得更为明显。黑色人种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白色人种。
     
    太田痣
     
    好发于东方人及黑色人种。日本患病率较高,我国部分地区患病率为0.16%。
     
    色素痣
     
    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较男性多发,白人较黑人多发。
     
    皮脂腺痣
     
    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
     
    疾病类型
     
    根据胎记的颜色分类
     
    青色胎记
     
    大多分布在小儿的背、腰、臀部,还有的在脸部,有时面积比较大,有时数量较多,其发生和神经疾病无关,常见的有蒙古斑、太田痣、伊藤痣。其中蒙古斑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退。
     
    褐色胎记(棕色胎记)
     
    是一种棕色色素斑,常见的有咖啡斑,也称咖啡牛奶斑。
     
    红色胎记
     
    红色或暗红色如同葡萄酒颜色、基本平坦的被称作葡萄酒色斑(鲜红斑痣);另有一种高出皮肤表面的结节状肿物,颜色鲜红或暗红,形同草莓,现在称为婴儿血管瘤,或者毛细血管瘤。
     
    黑色胎记
     
    常见的为色素痣(即黑素细胞痣),可伴有局部多毛。如果皮疹面积较大,增厚明显,也称作兽皮样黑痣等。
     
    根据胎记的性质分类
     
    色素型胎记
     
    与皮肤色素变化有关,包括蒙古斑、咖啡斑、太田痣、色素痣等。
     
    血管型胎记
     
    是由靠近皮肤表面的血管组成的,包括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鲜红斑痣等。
     
    病因
     
    胎记可能是由于大量的色素沉着所致,也可能是血管聚集或血管畸形所致。
     
    基本病因
     
    不同类型的胎记其病因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蒙古斑、太田痣
     
    蒙古斑与太田痣二者均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从神经嵴衍生而来的黑素细胞未能达到表皮的基底层,而滞留在真皮内形成病变。
     
    咖啡斑
     
    多发时可能与遗传有关,与日晒无关。可为多系统疾病的一种标志,如神经纤维瘤病与Albright综合征、Waston综合征、Russell-Silver侏儒症、多发性黑子综合征以及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皮脂腺痣
     
    目前认为是表皮、真皮和附属器发育异常所致,常以皮脂腺发育异常为主。
     
    鲜红斑痣
     
    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由于胚胎肢芽内原始血管的发育障碍或发育异常所致。
     
    症状
     
    表现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皮肤上出现斑块、或看起来像有血管的痕迹,颜色从红色、紫色、青色、棕色、黑色或蓝灰色不等。有些胎记很光滑、平坦,有些则凸起、起皱。有的胎记可能会增大、变色、发痒甚至出血。
     
    典型症状
     
    蒙古斑胎记
     
    是一种发生于新生儿腰骶部中央和臀部的圆形或椭圆形蓝灰色斑,斑片色泽一致,边缘不规则。单个或多个。
     
    咖啡斑胎记
     
    咖啡斑是先天性颜色均匀的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圆形、卵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可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出现,咖啡斑可出现于任何部位的皮肤。多发咖啡斑的患者,部分可能患有神经纤维瘤病。
     
    太田痣
     
    又称眼上颚部褐青色痣,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色素性疾病,表现为眼周、颞部、颧部、前额及鼻部的蓝灰色、灰褐色斑点或斑片,边界不清,呈网状或弥漫性。
     
    太田痣可以随年龄逐渐发展,在青春期可以较快发展,表现为颜色加深、面积增大。
     
    皮损可呈棕色、褐色、蓝黑色或黑色,无色素皮损多呈皮色。本病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在先天性色素痣中如果某一皮损直径大于20cm,称为巨大型色素痣,发生恶变的机会增高。
     
    皮脂腺痣
     
    是由皮脂腺等皮肤组织构成的一种错构瘤,又称器官样痣、皮脂腺错构瘤、先天性皮脂腺增生。常见于头皮及面部,头皮处皮损表面没有头发,多为单发,少数可见多发斑块或结节。损害呈圆形及卵圆形,也可呈带状。本病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
     
    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葡萄酒样痣。本病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暗红色或紫红色斑片,边缘不整,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或为双侧性,有时累及黏膜。部分患者到成年后皮损颜色加深,增厚,表面有结节状突起。
     
    就医
     
    胎记很常见,大部分无害,一般不需就医。但若胎记增长速度过快、出血、疼痛、发痒、或出现溃疡时,需及时就医;明显的胎记,严重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可以咨询医生。
     
    医生一般通过询问病史,观察胎记特点即可初步判断。
     
    相关检查
     
    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怀疑有恶变时,医生可能建议行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其他
     
    鉴别诊断
     
    该疾病一般临床诊断明确,如果有复杂情况,需经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判断。
     
    治疗
     
    有些胎记可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但如果自觉胎记影响外观,或有不断增大、破溃、出血等恶变倾向者应及时进行治疗。
     
     
    预后
     
    胎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可自然消失,有的会不断增大,甚至有恶化的可能。不同类型的胎记其预后不同,具体如下:
     
    蒙古斑出生时即有,大部分在儿童期自然消退,极少数可持续到成人期。
     
    咖啡斑既不扩展或缩小,也不自然消失或恶变。
     
    太田痣的颜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扩大。可持久存在,无自愈倾向,极少发生恶变。
    发生在面部、颈部和头皮的鲜红斑痣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但发生于枕部、额部或鼻梁部等中位者往往能自行消退。
     
    部分鲜红斑痣可并发青光眼;
     
    部分可以伴有头颅内血管畸形。
     
    日常
     
    有胎记者日常须注意皮肤的保护,户外时做好防晒措施,远离使皮肤恶化的因素。不要相信偏方使用民俗疗法,也不要自己抠破。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家庭护理
     
    心理护理
     
    外表的胎记因影响美观,患儿大多有自卑、回避心理,患者应积极了解胎记的有关情况,端正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同时家属应更多的关心患儿,不要对其表现出优虑,以免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
     
    用药护理
     
    遵医嘱按时吃药。
     
    日常生活管理
     
    减少摩擦等外来因素的损伤;
    有胎记的人在户外应该使用强力防晒霜,防止出现并发症;
    皮肤上有胎记者,注意保湿,可多擦温和的乳液;
    有表浅伤口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洁,以免发生感染。
     
    日常病情监测
     
    红色胎记并不太会恶变,只要注意生长的部位是否在眼、鼻、口附近,是否影响到生理机能。
    如果有出血、裂开的伤口或溃疡、局部隆起,则需及时就医。
     
    特殊注意事项
     
    黑色胎记中较大的黑色素痣可能会演变成恶性,家长需要警觉。另外,海绵状血管瘤日常也须留意。
     
    预防
     
    目前没有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胎记的发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鲜红斑痣